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近日,学院举办了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来自各支部的13组青年教师轮番上场,紧扣主题讲述了自己或身边教师的感人事迹,淋漓诠释了师德师风的深刻内涵,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今天起,官微开设“师德师风大家谈”专栏,遴选部分优秀演讲稿件予以刊发。

我是来自交通工程系的一名新教师。七年的企业生涯画上句号,崭新的教师篇章刚刚开启。从精益求精的研发一线到立德树人的三尺讲台,从“造好一辆车”到“育好一群人”,这场角色转变,让我对“教师”二字的分量,有了更为深刻的敬畏与思考。这种转变,曾让我忐忑,但贾益芹老师的讲座《做一名有温度的幸福师者》和电影《我本是高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新征程。她们让我坚信,我从一名工程师转型为一名教师,变的只是岗位,不变的,是用专业与热爱去“影响生命”的初心。接下来,谈谈我对师德的三点感悟。

第一点感悟:用专业之“光”,成为学生信赖的引路人。“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这束光,于我而言,首先必须是专业之光。
在备《汽车维护》这门课时,我发现教材和课件中的维护制度仍是旧版,而行业最新标准即将实施。是照本宣科图省事,还是迎难而上求精准?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因为我知道,我教给学生的每一个标准细则、每一个技术要求,都关乎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安全与诚信。这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对行业、对学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希望用我七年的企业经验,成为他们走出书本、连接现实的一座桥梁。这是我作为技工院校老师的“师者”本色——用最扎实的专业,点亮他们技能报国的第一盏灯。

第二点感悟:用仁爱之“善”,成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请保持你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我们的学生,各不相同。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则需要我们施以更多的耐心。贾老师提到的“三把钥匙”——用微笑增进情感交融、让课堂充满生活情境和用手语搭建沟通桥梁,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一次耐心的课后辅导,一句鼓励的暖心话语,甚至自费为学生准备的小小奖励……这些细微之处流淌着的,是“爱生如子”的深情。就像《我本是高山》中张校长用严苛的爱守护女孩们的梦想一样,我也愿用我的善良与耐心,守护每一个孩子对技术的热爱,让他们相信自己拥有“走出绝望”的力量。

第三点感悟:用信仰之“火”,成为学生理想的播种人。“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电影里有一句话让我热泪盈眶:“我想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不是为了让他们逃离大山,而是为了让他们回来建设大山。”这句话,精准地诠释了我们职业教育的终极使命,那就是培养未来支撑中国智造的大国工匠!我们要让他们掌握的,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本领。
我的信仰,就是坚信“技能改变人生,匠心铸就梦想”。我希望,我的这份信仰能像火种一样,点燃学生们心中的豪情,未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建设好脚下的这片土地。
同事们,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光明点亮光明的伟业。让我们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保持心中的善良与信仰,做一名有温度、有力量的幸福师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我们的情怀、担当与能力,共同书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大先生”!
文字: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