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中,我们身边涌现了很多先进典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有”与“无”的和谐统一。
一是心中有爱。好老师都有仁爱之心。没有仁爱,王玉峰老师就不会自己承担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带学生去医院治病,用爱心融化孤寂和自卑。治愈心理疾病也是在拯救灵魂。她是一位心有大爱的人,这样的爱不是每一个都能做到,我们感动流泪之余,也会自问,如果是自己,能做得到吗?如果能做到,能坚持多长的时间?王老师说:“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是以最近的距离,最长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对学生的爱,持久弥香。
二是肩上有责。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在肩,学生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正是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赵永朋、崔正库同志在办理学院土地手续、房产手续,面对一个个历史遗留问题,一道道似乎无法梳理的难题,一次次的爬坡过坎,一直在坚持。我常常看到他们急匆匆地离开学校、碰到他们风尘仆仆地返回学校,也常常看到下班后他们办公室的明亮灯光和夜幕下停车场静静等待回家的车辆。“整个过程,真是攻下一座山又一座山,打赢一场又一场战斗,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顺利时,难掩欣喜;波折时,也有失落。不变的,是一直勇敢向前。为什么?学院党委的重托、学院事业的需要,全院职工的利益所在。
三是无私奉献。孙茜老师陪伴学生成长,言传身教,体贴学生冷暖,以学生心为心,牺牲寒假、暑假时间带学生排练、训练,无私奉献。嗓子嘶哑了,也一直在坚持。对她来讲,作为歌者,嗓子该有多重要!孙老师也提到:系里年轻老师家庭负担比较重,但是她们都是主动加班加点,没有抱怨过一次,牺牲了休息时间,放弃了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时间,老师们就这样用爱的力量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这是奉献着的集体缩影,是奉献的画像。
四是无惧困难。不怕困难,勇敢向前。志之所趋,无可阻挡。今年,荣帅老师取得了全国、省市多个一等奖。成绩的背后,是他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是我们看不到的付出与坚持。我们看到的是荣誉和骄傲,是他的乐观向上。在教学上,汽车营销专业教师少,他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在家里,两个孩子都还小,需要他的照顾陪伴。他说过这样一件事:参加竞赛前,为了抓紧每一分钟备赛,走路时,陪孩子时,洗澡时,只要嘴巴“空着”,他就会不停地演练说课稿,反复地说、反复地练,连孩子也会像他一样说课了。时间的长度没有变,他用勤奋把时间变厚了。
我还想说说我们部门的几位老师。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对业务水平的不断追求和对岗位的忠诚。我常常被感动,也常常观照自己,学习她们,提升自己。李冬梅同志的自我加压、自发工作,经常为解决一些难题留在学校,直到把问题梳理清楚;在她那里,没有拖到“第二天”的问题,有任务,立即行动,“行动力+执著力”是对她对工作责任的最好诠释;程春香老师的认真严谨,她戴上眼镜的样子很美,逐行复核密密麻麻的账目,投入而专注;侯玉华老师的工作干练,坚持原则,为保证款项支付的及时,工作在她那里从不积压,常把周末奉献在了办公室;马金香老师耐心细心,处理账务静气十足,研究问题透彻清晰。在这样的氛围中,勤工助学的张胜男同学也非常的好学勤奋,几乎每天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或学习或处理单据。
“有”与“无”和谐于一身,闪耀着光芒,温暖心灵,也激励前行。
供稿:程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