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网站

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一路奔波一路收获

发布日期:2020-02-25浏览量:

   寒假第二周,我们第一小组带上锣鼓队,踏上送喜报的路途。

村口的眺望迎接,布置整洁的客厅,桌子上摆满的水果,都在等着我们啦。每一个孩子家里,家长都开心的手端喜报,与孩子合影,幸福和激动飞在眉梢,溢满脸膛。亲戚朋友邻居们,也来了。张大鹏的姥爷姥姥还特地从邹平赶到淄博,听到大鹏有这么好的成绩,连声说太高兴了,太激动了。姨妈和表姐一直说,你们学校真好,大鹏选对学校了,她们还一路带我们来到了居委会。居委会的杨书记感谢学校培养出这么好的学生,还嘱咐大鹏和妈妈,详细写写竞赛情况,要在社区网络上,制作美文推送呢。

吴佩儒现在还不不到17岁,他有一个特别疼爱他的姐姐。用妈妈的话说,佩儒喜欢姐姐,就听姐姐的话。从一看到我们,他的姐姐就一直开心的笑。佩儒在初三时,就不想学文化课了,不想考高中了,他的妈妈说很难过,很着急,不知道这个孩子将来能干什么。那一阵,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孩子选择了我们学校,真没有想到,他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从去年开始,变得懂事了,之前让他搭把手干些活,不动弹,现在呢,很干脆的答应去做了。孩子的责任感增强了,有动力了,孩子有了自信,家长有了希望。

沂源中庄耿庄村。下大雪了,沿着山间的小道,一路摸索前行。进了村,车停在一个湖边,李富水的家在湖对岸山坡最高处。我们下了车,车旁边,有两个人拿着大笤帚在扫雪。打了招呼,原来是富水的爸爸和叔叔,说是路上不好走,来扫雪迎迎我们,他们的头发上、身上落满了雪花。寒风中,我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

小桥上,山坡的小路上,早几天的雪还没有化掉,新下的雪,盖住了硬实的冰块,一不小心就会滑出一大脚。他们不断提醒着我们。从山下到山上,有2公里的路吧,锣鼓队的同学们一路敲锣打鼓,很是欢快。

抬头看,小路上站满了人,是富水的家人、邻居。鞭炮响了起来,鞭炮声,响在山里,清脆响亮,回荡着。我的心里激动起来。

进了家,我注意到他们家外门里门,都新贴了对联,孩子的叔叔说,一大早就贴上了。不是年三十才贴吗?知道老师们今天来,比过年都高兴,贴上春联,喜庆。

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隆重欢迎我们,这是最质朴的情感,最朴实的表达。倾我所能,表达我心。

一位老党员的话:“村书记、主任、叔叔、舅舅来了,邻居们来了。围坐在客厅里,聊聊孩子、聊聊学校、聊聊家里的情况。感觉是一家人”。

在陈子杰家里,他的奶奶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了。82岁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话利索。她是个老党员,17岁就入党了。老家在东营,获得过东营市“三八红旗手”,曾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她给我们学院提建议,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喝蜜水长大的,不知道生活来之不易,安定的社会来之不易,要多给他们讲讲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故事,多教育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她还给我们看客厅的一角,那里放着儿子、媳妇、孙子们的获奖证书。她说:我就是喜欢荣誉证书,这比给我一万块钱还要重要,人就要追求进步。

看着老大娘,听她说的话,我是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对党的热爱和赤诚,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一种人性的高度,一种光辉的追求。这不是我在唱高调,是她的眼睛,她的神态,她的经历,她对进步的追求,对“荣誉证书”的珍视,她对学院提出建议的恳切,带给我的感受。这是一个一直追求进步,追求理想的人,她是幸福的,她的幸福是纯粹的。我有幸感受到了她的幸福。离开她那里,我还有些不舍。

一路送喜报,留给我的是感动,是充实,是骄傲。为自己是水院的老师,为我们是水院人。如果你没有在那个场景中,你真的难以有这些感受。你就难以体会送去的喜报,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很难体会到那种重燃希望的激动,难以感受到为你千米扫雪的人间真情,难以体会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和内心涌动的教育情怀。我们不是施与者,我们是受益者。一份喜报,连接起学生和老师,家庭和学校,感动和希望,幸福和期待。

我还觉得,我们在用微薄之力,做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在同家长,还有那些邻居们谈话中体会到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前者是有希望的有出息的,后者是无奈之举前途黯淡的。学生的竞赛成绩证明了,技能学习不也能让人生出彩,给家庭争光吗?他们用“没想到”,用羡慕的眼神作了回答。这个年,对这个家庭,一定会是个幸福年!

由此,我也想到,我们一个个送喜报的人,如点点火种,撒播着技能成才理念;我们学校,用每一年送喜报的坚持,在践行着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这个假期,与其说是送喜报,不如说是去学习,去感受,去实践,我们在努力。常年在学校里的我们,离学生、离家长越近,就会越接近教育的本质。


供稿: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