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网站

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猛志创新 骞翮远翥——记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无人机兴趣小组

发布日期:2021-01-29浏览量:

今年疫情初期,一则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学生利用无人机帮粮农进行植保喷洒农药作业,不仅赢得粮农的称赞和社会关注,而且还赚得一台无人机和1万余元收入的新闻,让这个名叫辛诚的学生,一下成为全院师生眼里的明星。去年,在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首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竞赛决赛中,学院学生夺得两个一等奖(张大鹏一等奖第1名、李富水一等奖3名)、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同样也引发师生们的热切瞩目。而他们,都来自学院智能制造系无人机兴趣小组。

“同学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有着怎样的奋斗历程?又有着怎样的学习心得?无人机兴趣小组有何独特魅力?秉持一窥其真的好奇心,近日,学院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来到智能制造系的无人机车间进行了以采访。

践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刚一进入车间,里面静悄悄的,只见无人机兴趣小组的成员们正面对着电脑进行建模操作,严谨认真的神情让笔者不忍打断。“啊,你们来了,欢迎欢迎!”还没等记者张口,李富水便热情地上前招呼,他的热情开朗一下子消除了记者心中怀有的忐忑,使得采访在自然而然中展开。

“当时选择无人机专业,就是单纯因为兴趣,后来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李富水介绍说。在他看来,大赛前高强度的训练操作,实则是对每个人心理耐受极限与抗压能力的考验过程,是最令他刻骨铭心,也是受益无穷并引以为豪的。

相比已积累了一定大赛经验的李富水,去年参加山东省首届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竞赛的张大鹏,因是自加入无人机兴趣组以来第一次参加竞,故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是这次赛让我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备赛之初并没有信心,只是想先积累经验,但张汉城老师悉心教导和殷切关怀中,逐步确立起自信,并下定决心把握机会拼得好成绩。

张大鹏备赛期间恰逢严冬于是,早晚顶寒风进出,于车间实操每每忘我,回宿舍夜读孜孜以求,成为他的常态生活。“备赛期间,张老师每天天不亮就来到训练场,一练就是一天。到了晚上,因光线问题,就打着补光继续练。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张老师每天开训前都会准备几个暖宝让我们贴上,晚上训练的时候会让训练结束的学生在自己的车子里面暖和。”可以想见,若非张老师满载爱心的指导,张大鹏若无对赢得竞赛的强烈愿望,断然是不可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佳绩的。而这,也恰是对李富水备赛感言的实证。

笃行 创新创造其乐无穷

学院无人机兴趣小组组建于2016年2017年,智能制造系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将兴趣小组与备赛组结合在一起2018年始带领学生李富水进行比赛。也是在这一年,李富水连续研发制作成功指纹锁和平衡小车,成为“水院小工匠”最好的代表之一。

“制作指纹锁的初衷,是看到老师办公室用传统的钥匙开锁极不方便且容易丢失,所以才萌发这样的想法。”李富水介绍说。想法一旦萌生,便立即付诸行动。他开始从网上搜集资料、购买指纹锁制作所需的材料、联系商家定制零件。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他利用所学知识,经多次实验,终于将指纹锁制作成功,给老师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老师的赞誉,发明创新的快乐,让李富水和兴趣小组其他成员一发不可收拾。一次,当他无意间看到自行车时骤然灵感乍现:“不会倒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有实质意义的想法,经他不断探索试验,最终“不会倒的”平衡小车研制成功,奠定了双轴无人机能够成功飞起的基础。

超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今年以来,无人机兴趣小组的成员在科技创新这路上渐行渐远——在原有固定翼的基础上又制成了垂直起降固定翼和两轴无人机两种改良后的新机型。这两种机型比起老式机型起降更方便、续航时间更长、机身更轻便、操作更简易。

“由于现在市面上成熟的垂直起降固定翼价格普遍都是几十万,自己买一架有点不现实,于是便萌生了要自己做一架的想法。”李富水介绍说。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由于没有合适的无人机配件,很多配件都需要自己去设计、加工,这成为横亘在李富水和兴趣小组的成员们面前的难题。

纵然万水千山,我自坚定前行。三个月的时间里,从机械装配到电路连接,从飞机整体组装到飞控程序调试,从软件仿真飞行到实际室外飞行……,李富水和同学们拆了又改,改了又装,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垂直起降固定翼终于飞起来了!

“不管是指纹锁、平衡小车,还是垂直起降固定翼制作成功,不仅仅是我们的创新意识在起主导作用,还离不开张汉城老师‘鼓励学生放手大胆做’的教学方式的指引。这种教学方式减少了对学生教条式的指导,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李富水深有感触地说道。目前,一代原型机已经试飞成功,二代原型机多旋翼固定翼独立飞行已经成功,两者之间的切换正在调试及实验中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会让青春更加闪亮,让人生更加出彩。”无论是李富水,还是张大鹏,亦或无人机兴趣小组的成员,都坚信此点,并将其作为人生的信条而秉持践行。目前,正一刻不停歇地向着不断创新制作出更好的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领域多方面的灵活运用和商业化而努力着。我们由衷期待,并坚信他们在科技创新的路上行稳致远,让“水院小工匠”的风采愈加靓丽!

 

 

                

 

文字:李光桢 焦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