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网站

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兴趣小组成果展(三)| 自造电动小汽车开起来——记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装调兴趣小组

发布日期:2021-02-25浏览量:

徜徉在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校园,如果突有一辆外观虽设计简单,但仍被驾驶员开出“大奔”感觉的小汽车从你身边掠过时,你可能会心生不屑。但当你获悉此辆时速可达80公里的电动小汽车,是学院师生仅用1个月的时间即自主装配而成,系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的代表呈现时,相信定会将目光聚焦于它,并对它的研发团队——交通工程系新能源汽车装调兴趣小组生发浓厚的兴趣。

因任务而成立 循信念迎彩虹

交通工程系以专业为依托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致力构建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创新教学手段,以此引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装调兴趣小组始建于2020年8月,也即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开赛之前。为了深入地了解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充分做好参赛准备工作,装配一辆新能源电动小汽车成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时,此举也可精准地考查系部师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当任务下达到系部钣金教研室,教研室的每位老师心里都没底。再加上要1个月内完成,这更是难上加难,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而且制作电动小汽车可不是一个专业、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涉及到机械、汽车、电气、焊接等各个专业领域。

迎难而上,方能百炼成钢。钣金教研室的刘圣照和许冉两位老师先行进行商讨实施计划和方案,最后征得系部领导同意,调配“外援”赵希全老师做技术指导,学生从焊接兴趣小组、钣金兴趣小组、汽车维修和维护兴趣小组选拔最优的进行优化,最终组合成立起新能源汽车装调兴趣小组

电动小汽车的制作时间恰逢暑假8月中旬的室外温度39℃以上,车间内温度更是高达40℃以上,而且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进入车间就如同被安置于蒸笼中一样,“汗流浃背”“汗如泉涌”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工作场景。尤其是对穿着厚厚焊接服装进行焊接作业的学生,更是一种对意志力的严峻考验。斯情斯境,师生们没有退缩,依旧工作只要有时间就泡在车间内进行调试制作被他们坦然地当作走向成功的踏脚石坚信风雨过后必定会有灿烂的彩虹!

师生勠力同心 共探“一体化”精髓

当然,不怕苦累仅仅只是完成电动小汽车自主装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如何解决装配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同样是事关汽车装配成败的重要因素:从车体焊接基本成形后车架与后桥的减震系统发生干涉,到装配完成后试车调试中发现刹车不灵,再到试车过程车轮跑偏……整个过程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师生合作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成为兴趣小组所秉持的旨要。

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兴趣小组打破专业教学单一的传统手段,以制造电动小汽车作为典型工作任务,师生共同把焊接、钳工、钣金、新能源三电系统、装配工艺各专业进行融会贯通,实现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一体化”教学注入新活力,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在让师生真正领会到一体化教学精髓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了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这样,经师生共同设计、改装、修复、装配、调试,一辆时速80公里电动小汽车,终于在1个月内装配完毕且试驾成功,从而为学院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教学和汽车装配增添了一台好教具,编制了一部好彼时,那些于40℃高温车间蒸烤的时光那些共同挑灯夜读、研究斟酌电路图的争执,那些排除一个个困难时的纠结与艰辛,尽皆化为师生成功的愉悦和完成任务后的如释重负。

装配好的电动小车甫一亮相校园,当即成为兴趣小组的高光时刻,可谓“拉风”无限,风光无两,并在多项活动中作学院“一体化”教学水平成果的具象呈现,赢得社会各界的诸多赞誉,从而更激发了兴趣小组师生的创造激情,纷纷表示要制造装配更好、更多类型的电动小汽车,为学院发展尽一份力。他们坚信,创新创造的活力一直在路上。

 

整合:李光桢

文字:许冉 张峻 李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