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他锚定目标,勇毅笃行,从初入校时迷茫落寞的少年,一路逆袭为社团的“领头羊”、赛场的“大明星”、业界的“小专家”和师生对标的“好榜样”,实现人生的华丽蝶变。
国赛,他首战告捷,高歌猛进,直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下称: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成为学院唯一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学生。
当实习教师,他心存感恩,厚植情怀,“没有学院的全力支持和老师的悉心教导,便没有我的今天”,他将自己的备赛经验、实战心得和所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
他,就是胡玉立,系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水利工程系2015级学生,当之无愧的水院“宝藏男孩”。

国赛亮剑 不负众望挺进世赛
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于广州成功举办。
胡玉立以山东省选拔赛BIM项目竞赛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我省参赛。彼时,或许他没想过自己要开创学院历史,但他清醒地知道,全力以赴,一切皆有可能。
最终,经过3天共18小时的激烈鏖战,胡玉立不负众望,不仅让自己的名字和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的名字,闪耀在大赛的荣誉榜上,而且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开学院技能竞赛进军世赛之先河。
可让人难以想像的是,胡玉立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距他接触学习BIM仅有半年的时间。
2020年暑假,学院举办由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计算机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水利学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庆利教授主讲的BIM培训班,胡玉立报名参加,目标直指将于两月后举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BIM项目竞赛。
何来的自信?哪来的勇气?自信和勇气来自于胡玉立连续三年参加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不同赛项一、二等奖的事实。因此,朱庆利对胡玉立有着绝对的信任。果不其然,经两个月的刻苦操练,他再度技惊赛场,获得山东省选拔赛BIM项目竞赛第一名,顺利入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
冲击国赛,既是一次圆梦机会,更是一次巨大挑战!省选拔赛结束后,在学院的支持下,导师朱庆利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悉心给予胡玉立指导的同时,利用担任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种子选手校际热身赛裁判的机会,带他去西安参赛,在实战中历练,于挫折中成长。期间,胡玉立还自费报名参加了一个BIM技术应用提升网课的学习。
就这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胡玉立秉持“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的座右铭,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忍耐力,一次次突破自我,一次次攻破难点,最终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参加技能竞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勇于突破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2015年,初中毕业的胡玉立从济宁邹城的一个小村庄,来到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求学。
初入学院,胡玉立很迷茫,没有方向。但学院众多的各类社团和兴趣小组,成为激燃他希望与追求的一抹微光。很快,他成为CAD社团的一员。
“起初让他进入CAD社团,并不是把他当成种子选手培养参赛的,毕竟他的基础太薄弱。但在社团的学习训练中,他虽然年龄最小的,却是最努力的一个,很快便脱颖而出,并赢得了‘快手胡’的雅号。”谈起胡玉立,社团指导老师尹鸿雁发自心底的喜爱与欣慰奔涌而出。
坚韧与执着,好学与努力,终于为胡玉立在2017年争取到第一次参赛机会——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图技术项目竞赛。年仅17岁的他,作为全场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顶住压力、沉着应战,最终一战成名,斩获全国二等奖。此后,他戒骄戒躁,只争朝夕,于2018年更上层楼,以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致敬自己的18岁成人礼。此时,他也从老师眼中好学上进的“乖小孩”,蜕变为CAD社团的核心负责人。
正当学院师生们以为胡玉立将沿着CAD赛项之路继续走深、走远时,出人意料的是,出于对于技术提升与拓展的渴望,他在2019年毅然决定报名参加学院工程测量项目竞赛集训队。
更换项目,意味着一切要从头开始。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都是全新的,没有求真学问的欲望,没有练真本领的信念,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断不可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虽然进队比较晚,但胡玉立很快就融入团队。每天早晨五点半就起床训练,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题,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不懂的地方总是虚心向老队员求教。暑假集训开始后,每晚最后一个走出机房的一定是他,回到宿舍后仍然继续刷理论试题直至深夜。
同时,针对自己在训练中存在的听、说、读、写、算这一短板,他请求老师加大训练强度,每天增加半个小时的抗干扰计算训练。就这样,经过1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他终于拿到了第十三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项目的参赛资格。决赛中,面对多支在全国高职院校工程测量大赛中获得过一、二等奖的强队,他顶住压力,从容比赛,最终斩获二等奖。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针对近年来无人机在水利、测量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实际,胡玉立报名参加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并一次性通过,为自己的职业规则再添重量筹码。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有人说,世界上最难超越的人是你自己。我很自豪,通过不断地挑战,实现了一次次地蜕变。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学院的全力支持和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就是要用自身的奋斗,告诉学弟学妹们要懂得感恩,拥有自信,用拼搏绽放自己!”回顾来路,胡玉立如是感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奋力奔跑的日子,都是一首激荡人心的乐曲。胡玉立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首展现他出彩人生的乐曲,亦是一首展现学院教学改革显著成效的乐曲。二者有一个共同的主旨,即惟有努力,不负韶华。致敬所有奋斗者!
文字:李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