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事业也有自身的灵魂,那就是兰台精神。
在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就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她(他)们每年都会把所属部门的所有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编页码、扫描、装订、盖归档章、装盒、上传档案系统……她(他)们既是学院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也是学院历史的记录者,被亲切地称为学院“兰台人”。
在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学院官微开辟“致敬兰台人”专栏。让我们随同学院档案室刘伟老师的真情讲述,一同走进这些新征程上,以初心和使命赓续“兰台精神”的老师们,感受她(他)们为学院档案事业发展,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的赤子情怀。

文书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首要组成部分。作为学院办公室的一员,梁力文老师不仅是文书,还担负着将每年办公室的收文、发文这些文件整理成档案的重任。她自接手工作后便很快融入其中,并且发现了这项工作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拟性——档案工作与档案工作者们虽平凡却不平庸。要想将档案工作做得出色,档案工作者必须拥有“真心”“耐心”和“细心”:2022年疫情期间,已怀孕8个月的她,仍然坚持完成了办公室的档案分类、标页码等工作,这正是她“真心”的体现。在平时的存档工作中,她秉持“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等原则,在整理好各类文件材料后,坚持认真检查文件材料的标题、内容、书写格式等,如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便及时修正完善,并及时督促和协助做好归档和移交工作。这些正是她“细心”和“耐心”的真实写照。

组织人事处高度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对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王田田老师作为兼职档案员,秉承一贯认真细致的作风,为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部门收到的文件坚持做到“二建立四收集”:建立上级来文文件夹,所有上级来文经部门领导审阅后,电子版上传至部门群上级来文文件夹中,根据登记文件随时补充文件处理结果,避免文件结果脱节问题;建立分类别档案盒,根据文件类别分类收集,做到分主次、有条理。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上,根据档案内容和时限的要求,做到经常性收集、定期收集、集中收集和专门收集相结合。对需要归档的材料,主动与部门其他人员联系、索要,做到收集整理经常化,确保档案材料完整。

文字:刘 伟
资料提供:梁力文、王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