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多元发展是学院的学风。作为春考班的学生,虽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快乐接受知识,开心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今年情况特殊,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学习的时间较长。开学后,我们要根据现状给所有学生分层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加油鼓劲,让他们健康快乐学习,为梦想不留遗憾。”这是支部书记郭超在开学之初反复讲的话,也找我谈过数次,鼓励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我,分层次开展系列讲座,协助学生开启梦想之门。
接到任务,我有忐忑。因为授课任务本身就多,再加上这一系列讲座,我能完成好吗?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本就是我的强项,更是我引以为自豪的专业领域,没什么可犹豫的。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任务,利用课外、晚自习时间与学生交流、侧面考察,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与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学生上课状态,几次在走廊外倾听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互动的声音;与郭超主任交流,确定专题讲座的突破点。通过前期调研,我针对春考班各年级现状分别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法和心态调整方案,对讲座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并陆续成型。
2018级春考班即将面临高考,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习的源动力不足。我从这个方面入手,在10月10日下午,首先以《奔跑吧,梦想在这里启航》为题,对2018级春考班作考前动员专题讲座。
中国心理研究所通过对20个因素在高考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考试中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一位;考试前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二位。只有心态好了,对策才好,收获才大。我首先分析了影响考试成绩的两种因素:硬件——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软件——考前心态和考中心态的建设调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讲解了两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费曼学习法和思维导图复习法。在心理健康辅导上,我重点讲解了心态建设需要开启的三扇门。
第一扇门:放下过去。过去的失败经历,造成我们今天的失败和压力体验。因担忧考试失败,放不下过去,担忧着未来,同时又不满现在,从而造成不良情绪的累积和自身能量内耗。希望大家像疫情期间的“淡定哥”一样,培养自己“定”和“静”的能力。定生静,静生智慧,专注是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学会放下,优化自己的情绪。我列举了老和尚和小和尚背女人过河的故事,阐述了放下的定义,明确了应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效问题上来——放下现在的安逸,在人生最美的年纪,好好拼一把。
第二扇门:相信未来。我用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团队打比方,用唐僧的坚定信念作比喻,引出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春考是国家铺垫的阳光成才之路,为同学们开启的另一种成功方式,也使他们多了一条选择之路。学校作为政策承载平台,具备优秀的教师团队,辅导员们为同学们保驾护航,同学陪伴学习成长。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同学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焦虑的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同学们的自我努力和决心。同时指出,人生真正的挑战是每时每刻的生活。讲授的同时,我又带领同学们做了成功心理暗示和放松体验的互动,引导学生“先相信后看见”,学生们高度配合,并显示了极大兴趣。
第三扇门:珍惜现在。告诉学生,当你想偷懒不想学习时,当你早上不想起床学习时,可以进行重复性自我暗示:我必须成功。并引导学生们想像自己成功考入大学时的情景和样子,使学生清晰自己的愿景。鼓励学生化解这一年秒针3150多万次转动的难题,认真对待秒针的每一次滴答声,做好当下这一道难题就可以了。要用这是我生命中最后一次来对待今天。聚焦聚焦再聚焦,认真全力以赴地对待学习,专注当下。只有多做才能少想,多想必然少做。把注意力放在把握学习要领、完成题目上,眼前便只有过程,只有行动,没有对结果的担忧。即使有焦虑担心和恐惧,建立存在即合理的理念,接纳一切,轻松上阵,做到精神上适度放松,做最坏打算,做最好努力。利用著名的瓦伦达效应,启发学生做事要祛除杂念,放平心态才会有好的结果。
通过开启三扇门的方式,我让学生明确了自己该做的是什么,从课堂效果和互动交流情况看,学生们心里是有所触动的,特别是一些现场互动令我深受感动。他们就是一座座需要别人发现的宝藏,充满着对前景的无限热爱。
这次讲座开篇顺利,也为我继续为春考学生开展系列心理健康讲座树立了信心。同时也感谢郭超主任、任清云主任对我的指导,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们的配合。
供稿:卜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