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网站

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用好课间十分钟 助力提升教学效果

发布日期:2020-11-12浏览量:

学院各系部的课程安排基本上都是两节连排,在两节课中间,有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大多数老师并不十分注意对这很短时间的利用,而是在办公室里休息或聊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如果利用好课间休息时间,对密切师生感情、了解学生情况、提高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

主动交流思想,密切师生感情

教学效果好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师生间的感情如何,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教师上课时精力集中,听课仔细,笔记认真,愿意学且学得好。而对自己不喜爱的教师上课时,则表现出厌烦敷衍的神态,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乃至干脆不上这门课。所以,师生感情深了,就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动力;师生感情淡薄,就缺少了这种动力,当然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师生感情,课间十分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休息时间,是加深师生感情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课间十分钟虽然时间极短,但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教室中与周围的同学闲谈或拉一些家常,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思想情况等。在这样“无心”的交谈中,教师可以摸清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收到“有心”的效果。学生通过与老师经常性的交流接触,觉得老师脾气随和,平易近人,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师生感情在这看似随意的交谈中逐渐加深,“教”与“学”的关系变得和谐了,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老师的威信,老师上课时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学生的响应,能够用心去体会老师所表达的含义,师生之间配合默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了解讲课不足,解答疑难问题

作为教师,即使是多年讲授同一门课程,备课再精再细,但由于每届学生总存有差异,学生个体之间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每讲授一次,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

课间十分钟,大多数学生的活动范围还是在教室中,此时,教师通过与学生轻松的交谈,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即使教师的备课及课堂讲授不能达到完美无缺,但在随后的第二节课中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在学生的连贯思维还没有中断前,补充第一节课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动态,强化教书育人

课间十分钟,就是休息的时间,在这十分钟内,学生心情轻松,活动随意,教室内外都处于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氛中。此时,教师与学生的交谈,也同样轻松和谐,天南地北,东长西短,无所不及。学生无意中的谈话,往往更能反映出真实的思想状况。

学院学生,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有较强的上进心和热情,但是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成熟,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也需要指导点拨。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状况,教师在交谈中,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人生观、价值观,讲述知识的重要性,讲些古今名人的成才之路、处世之道。对学生的个人问题提点建议,当个参谋。如果发现学生中有大的思想波动,即便不能亲自解决,但掌握了线索,也能及时向辅导员反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引导,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这也正是学院教风:以爱为源,因材施教;学风:快乐学习,多元发展的实践与体验。

 

 

文字:范瑞波、孙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