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有机会跟青年人一块座谈,很高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变得年轻了。说点啥呢?要不,背背简历吧。

我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每十年都会有一个变化:自1991年大学毕业后,干了十年测绘、搞了十年研究、做了十年设计。去年的6月份,来到我们学校开始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十年,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教书育人的梦想。
三十年来,我先后涉足工程测量、数字水利、摄影测量与遥感、水利信息化、三维协同设计(BIM)、智慧水利等业务领域,逐步成长为水利信息化、水利水电BIM、水利工程测绘领域的专家,持有注册测绘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一级项目管理师、(总)监理工程师、质量检测员等执(职)业资格证书证书,获得各类技术奖项28项,编纂山东省地方标准1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在我经历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力争完美地诠释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说这些,决不是为了炫耀什么,而是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将总结归纳的一些经验心得与同事们做如下共勉:
一要脚踏实地,夯实专业基础。工作中不要抱怨、不要斤斤计较,只有把握住当下,才能谋划未来。我工作三十年,辗转多个岗位,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力求尽可能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并结合工作需求考取了9个不同专业的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记住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作为青年人,要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眼看着机会悄然溜走,或者事后后悔。
二要敢于尝试,不要轻易说“不会”。我经常跟我的朋友、同事说“努力了才能不后悔”,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去尝试,又如何能进步呢?还记得我刚到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电气与信息设计室的时候,领导就给了一个11亿投资的项目,让我当设计总负责人。说实话,真是心虚啊,几个亿的工程都没干过,上来就要负责一个11亿的项目,还要协调各个专业、几十号人。但我没有退缩,勇敢地接下来,并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正是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我才陆续承担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总工程师、设计总负责人等多个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去年到学校以后,很快就赶上暑假了,我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发挥点作用,大着胆子在假期组织了一期BIM培训班,边自学、边备课、边授课,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到办公室备课,晚上十一点多回宿舍,白天给大家讲课。经过两周的培训,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入门了,学生们从零开始参加了省赛和国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咱们学校终于也开始有人进入国家集训队了!回过头来想想,还挺自豪的。
三不固步自封,积极分享技能经验。很多人觉得“一招鲜吃遍天”,自己会的轻易不肯教给别人。我不这么认为。我的观点是,技术秘密、职业操守必须要遵守,但对你的同事、下属只要不违反原则,就要尽可能公开。再说了,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你不教别人就不会了吗?只有你的同事、下属进步了,能够独当一面了,你才有可能有更高的台阶、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更大的舞台。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只能让自己越来越退步。在以往的每一个岗位上,我都成功地带出了一个团队,每当岗位变动的时候,根本就不用交接——我的同事、副手都能独当一面、迅速接手,而不至于因为我的离开对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许可以算作一种情怀吧!
四要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政治站位。生活中免不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当你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容易理解,矛盾也就顺利地化解了。同时,要注意提高站位。当你还是一个普通老师的时候,如果能试着站在主任、处长的角度去考虑;当你还是主任、处长的时候,能够站在全院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一方面很多决策你就能理解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你走向更高的舞台做了必要的储备。
借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我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同事们,努力吧!
文字:朱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