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优秀的人总是有写不完的故事,他们是水院最精彩的内容,闪着人性的辉光,照耀这方天地。
自古名师出高徒,水院有无数优秀学子,他们背后是名师的指点和培养。古语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师徒亲如父子母女。每一组名师高徒都演绎着一段师徒共进的佳话,他们互相成就,互相启迪,互相造就辉光时刻。这些人我们都熟悉,但师徒间那些故事,很多不为人知,我们深入挖掘,呈现更生动感人的师徒情深——

水院双“力”人,一个宝剑锋从磨砺出,稳立三十余年测绘、研究和设计经验的业内名家,是当之无愧的传奇匠师,水利行业知名专家;一个青春如玉,是学院进军世赛第一人,是用少年担当诠释工匠精神的后生之辈端,现在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他们,就是青蓝同心、续写师道传承佳话的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教师朱庆利和胡玉立,水院有实力的双"力"人。
他们的结识,缘于2020年暑假学院举办的由朱庆利教授主讲的BIM培训班。彼时,朱教授虽刚刚入职学院不久,但对有着积极的上进心和极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已在水利工程CAD项目、成图技术项目和工程测量项目上,连续三年摘金夺银的胡玉立,却毫不陌生,并深深引以为豪。
“初识胡玉立是在一张竞赛现场的宣传图片上。他手拿绘图工具趴在图板上,目光中是满满的专注与自信。2020年暑假,在BIM培训班上,我再次看到了那一双眼睛。作为指导教师,因为有这样的学生而对比赛充满信心。”正是通过此次为期14天的BIM培训班,胡玉立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剑指将于两个月后举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BIM项目竞赛。
徒弟成长快,还靠良师“传、帮、带”。用朱教授的话来说,即“补充弹药,增加供给”。于是,接下来的训练中,胡玉立每天总是最早一个来到机房,最晚一个离开,在以朱教授为首的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于计算机前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地进行操练。丰富的参赛经验让他深知,只有自己奋力拼搏,比别人更出彩,才能换来参赛的入场券!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刻苦操练,最终他一鸣惊人,在山东省选拔赛建筑信息建模项目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入围首届以共和国名义举办的大赛,朱教授也被指定为此次大赛的裁判,一时在被师生们传为佳话。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冲击国赛,既是一次圆梦机会,更是一次巨大挑战!省选拔赛结束后,在学院的支持下,朱教授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悉心给予胡玉立指导的同时,利用担任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种子选手校际热身赛裁判的机会,带他去西安参赛,在实战中历练,于挫折中成长。期间,胡玉立还自费报名参加了一个BIM技术应用提升网课的学习。
就这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在朱教授的指导下,胡玉立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忍耐力,一次次突破自我,一次次攻破难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所秉持的“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的座右铭。
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如期举办。“12月8日晚,大赛公布赛题。因为题目复杂,朱教授、朱培根老师和我商讨题目到凌晨3点多,9号晚上我们又研究到深夜12点多。第一天比赛结束后,在回酒店的路上感觉快要累晕过去了,但内心却反复告诫自己:学院、老师和你,都已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绝不能白费!于是,我又提起百倍精神继续迎接挑战,直到比赛结束。”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经过3天共18小时的激烈鏖战,胡玉立不负众望,不仅让自己的名字和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的名字,闪耀在大赛的荣誉榜上,而且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开学院技能竞赛进军世赛之先河。
“作为青年人,要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眼看着机会悄然溜走,或者事后后悔。”谈及胡玉立,朱教授满是自豪与欣慰的同时,尤其对他善于抢抓机遇、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给予肯定。
“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学院的全力支持和老师的悉心教导。每一个人都是不平凡的,我就是要用自身的奋斗,告诉学弟学妹们要懂得感恩,拥有自信,用拼搏绽放自己!”短短两年的师徒情谊,每每忆起恩师悉心授教的一幕幕,总有一股清泉在胡玉立眼角弥留。
一份真挚师徒情,一段出彩人生路。如今,胡玉立也走上教师岗位,成为朱庆利教授的得力助手,承师德、授真知,将自己的备赛经验、实战心得和所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续写着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水院故事。
文字:穆文潇、李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