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网站

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一类国赛夺金牌 师徒携手创纪录 ——记学院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韩子正及指导教师杨兴民

发布日期:2023-04-10浏览量:


全国一类大赛一等奖、金牌!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以“技能强国 设计先行”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闭幕。随即一条喜讯传回学院:智能制造系学生韩子正在灯具设计师赛项全国决赛中勇夺金牌。据悉,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大赛。韩子正获得此奖,也系学院师生参加技能竞赛以来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未雨绸缪 参赛获奖底气更足

每年3月份,从接到人社部公布的国家一类赛二类赛目录后,我们就从中开始筛选些赛事同我们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关的。然后以大赛为平台,培养部分学生从事这项工作。拿此次比赛来说,从机械设计到工业设计虽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但学院涉猎。这也是我们参赛的底气所在。

韩子正指导老师杨兴民介绍说。

众所周知,国一类赛事的考核是非常全面的,包括概念设计创意设计产品的三维设计快速成型制造产品后处理装配等多个环节。具体到灯具设计,根据大赛提供的各种控制元器件,设计要符合灯具发展的潮流趋势,满足外观新颖造型美观功能丰富等多种要求。组装起来后就是功能性验证环节。能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要去展示,还要给评委汇报设计思路。而且,比赛中还需要提供非常多的其他成果,每一项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杨兴民以工业设计为例介绍说,“由此可见,韩子正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是难能可贵的。”

对于备赛准备,具有多年参赛备赛经验的杨兴民,有着深刻的认知:备赛从对竞赛规程研究开始,需要详细分析考核学生方面的技能。那么,怎么去培训这些必须有相应的计划。”在他看来,面对十几个小时的繁重任务,学生赛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控技术难点。赛场上,则主要靠的是学生的执行力和应变力。唯如此,方能在比赛中实现有效逻辑思维,方能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

“我今年46岁了,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充满朝气活力的学生们在一起,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于我是一种责任与挑战,于学生是快速成长成才的路径,我觉得挺充实、挺自豪的。因此,即使经常加班加点,经常不能回家,但我依然乐此不疲。”杨兴民如是坦言。

因材施教 金牌在手剑指世赛

2023年,是韩子正到校求学的第六年。幼时的他,便展现出了对设计的强烈兴趣。在他手上,乐高积木绝不会是图纸上的样子,而是自己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而系统化地学习设计,则是来到学院后在杨兴民的指导下开始的。

刚到校时,韩子正选择的是数控加工专业,就是将设计出来的东西,通过数控加工从三维模型变成实物。从新手“小白”到现在熟练掌握三维模型建立,他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一些快捷键的应用、建模的方式,以及软件工具的使用,主要靠他自己慢慢摸索逐渐精通。同时,他在杨兴民的鼓励下,积极参加各种竞赛磨练提升自己,积累比赛经验。特别是去年他一举夺得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第一名,更是坚定了在国赛中再下一城摘金夺银的信心。  

“‘以爱为源因材施教’是学院的教风。我觉得老师是贯彻比较彻底的。他在教我技能的同时,还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韩子正由衷而言。“先说技能,包括研究赛项培养技能应用,杨老师是花了很多时间的。也得益于学院设立的竞训工作室平台,杨老师能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教我们基本都要11点12点左右。特别是备赛过程中,教职工宿舍便成为他经常留宿的地方了。再说做人,杨老师经常以自己亲身经历来教导我们,经常和我们谈话交心,于潜移默化中引导我们积极向学。这些教诲很大的影响。

回顾此次参赛历程,韩子正坦言,与来自全国各院校的51名选手同场竞技,赛前觉得获得一等奖是有可能的,但能获得金牌纯是意外之喜。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莫大的鞭策。“通过参赛,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产品造型、创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世界技能大赛。今年将再次从省赛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力争实现个人和学院技能竞赛的新突破。”面向未来,他自信且笃定。

3月29日,学院一年一度的讲好“水院故事”暨教学表彰大会拉开大幕。活动现场,学院党委书记于福春化身主持人现场连线采访韩子正父亲,并向全体教职工鞠躬致谢的一幕,感染了线上线下所有的师生们。“我将不无,不负水院”,作为一种共识,厚植在了包括杨兴民和韩子正在内的每位师生的心中。今朝水院学子,明日大国工匠。期待着杨兴民、韩子正师徒在新征程上踵事增华赓续精彩。

 

文字:李光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