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院外派挂职干部7名。杨敬涛、丁莹、赵淑贤、徐建国和尹强分别在水利部、省水利厅、淄博市教育局和“市派第一书记”岗位挂职,蒲哲、赵承义同志继续在沂源县和惠民县“省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他们立足岗位,积极发挥自身才智,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这一年,他到水利部人事司挂职,最大的感受是“学思想、讲方法、重落实”

2019年11月28日,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敬涛到水利部人事司挂职锻炼。从学校到水利行业最高行政部门,杨敬涛真实地感受到部人事司工作作风的扎实严谨,时刻体现出鄂竟平部长提出的“五个什么”、“三天”、“三点”工作法。“五个什么”即:是什么、为什么、差什么、靠什么、抓什么;“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三点”即:要点、特点、亮点。同志们用这些方法交流,也用这些方法思考工作,工作的逻辑性极强,每项工作的思路十分清晰。
“在水利部学习最大的感受是‘学思想、讲方法、重落实’,学思想就是水利部人事司跟进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很及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很深刻;讲方法就是工作中很好的运用了鄂部长提出的“五个什么”、“三天”、“三点”工作法;重落实就是通过学习新思想,用有效的工作方法结合水利工作实际,抓实抓好中央政策的落实。国家部委就是有国家部委的水平,值得认真学习。”杨敬涛感慨地说。
这一年,他致力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而培植优质高效主导产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省派沂源县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学院技师部主任蒲哲在挂职锻炼工作情况总结中这样写到。
2018年9月,蒲哲被选派至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较偏远的5个行政村开展帮扶工作。一年来,蒲哲与服务队的其他同志一起,抓党建,搞建设,护生态,地方发展成效显著。在服务队协调下,推广果木种植4000余亩,引进国内香菇龙头企业七河生物公司投资750万元,建成香菇大棚50个;引进尊海食品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成年加工果蔬3000吨的生产车间。
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同时,蒲哲与服务队的同志们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他们特意聘期浙江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对片区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和村居建设等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村庄综合发展规划。服务队发动村民自己动手,共同建设美丽村居。前不久,帮扶的沂源县鲁村镇龙子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居建设试点单位。
这一年,他参与修编淄角镇总体规划和全域整治振兴规划,协助淄角镇政府与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10日,学院与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水利工程、幼儿教育等领域合作,培养农村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10月份完成惠民县淄角镇34名幼儿教师义务培训。此次战略合作的促成,学院外派挂职干部赵承义功不可没。
2018年9月,学院总务处副处长赵承义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参加“省乡村振兴服务队”,前往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进行帮扶。一年多时间里,赵承义与服务队的队员们,联合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等,研讨修编淄角镇总体规划和全域整治振兴规划,联系省土地发展集团投资2.8亿元,助力镇合村并居第一期建筑工程。相继建立了雪桃种植示范园、饲养700多头牛的养殖场、占地800多亩的药菜菌种植基地,助推产业发展。
这一年,他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树立‘不学习无以力’的意识,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在学习和工作的互动中不断增强本领。”丁莹在谈到挂职感受时说。
2018年5月,时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丁莹被选派至省水利厅机关党委挂职锻炼,主要承担机关党建和纪检有关工作。 “小到文稿校对、公文格式,大到活动承办、会议组织,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部职工,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能体现出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流程、高效的工作效率,一年半的时间,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严肃严格严谨的工作习惯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丁莹在工作总结中这样写到。
还有半年时间,即将结束挂职锻炼,丁莹说:“自己首先要以更高的标准做好挂职期间的工作,争取收好尾,不留遗憾。回到学院工作岗位上,把好的思路和好的习惯运用到学院工作中,踏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这一年,他们立身教育,开启了新的“教育征程”

2019年6月,学院交通工程系教师赵淑贤前往中共淄博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职教科挂职锻炼。
“第一天报到时,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我特意8点之前赶到,结果我看到的却是各个科室各个干部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的身影,那一刻,我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不苦不累,人生五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无论在哪个单位、什么岗位,都需要努力、付出。”这是挂职锻炼不久的赵淑贤发出地“挂职不是找清闲”的感慨。

2019年7月,学院工会办公室主任徐建国到淄博市教育局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组挂职锻炼,与组员们共同指导五所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工作指导组派驻到淄博世纪英才学校,全面指导学校党建工作创建。
徐建国说:“现在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开展的特别好,党建工作指导组确实发挥了作用,党的温暖散布在每一个地方。我感到很光荣,全心全力做好工作,把我们的水院精神体现在新的岗位。”
这一年,他到沂源县大张庄镇赵家旁峪村帮困扶贫,有学院做后盾,帮扶给力

2019年7月,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尹强同志接受组织安排,
前往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赵家旁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前期驻村干部帮扶经验介绍,让我受益匪浅。”谈到外派挂职时,尹强这样说,虽然帮扶村存在集体经济薄弱、稳定增收困难、办公条件差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有学院党委的坚强支持,会勇于接受实践考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出口,在实践中增长实干智慧。“感谢学院领导、志愿服务队、结对党员三次到帮包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一次看望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户,为他们带去面粉、大米、牛奶、体育用品、图书等共计2万余元物品。学院还通过“消费扶贫”活动,购买帮扶村苹果和小米,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7万元。有学院做坚强后盾,我干起工作来也有底气。”
供稿:孙大广、周家宝、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