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联动,实训赋能真本领
2025年3月,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与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联合开设的“工业AI机器视觉定向培养班”正式启动。本次培训以“聚正能量 育金蓝领”党建品牌为指引,依托企业真实工业场景,由孙崇阳、颜康、梁锟三位资深工程师全程授课。课程采用工业级视觉设备(高清镜头、智能相机、多光谱光源)及行业主流软件SMART3、AIDI,以实际项目案例贯穿教学,57名学员分为两个班级,通过“理论+实战”模式,实现技能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以致用,破解工业视觉难题
在为期4周的密集培训中,学员从基础操作迈向综合应用:
基础夯实:学习网口IP配置、相机参数调试、图像采集与存储,完成“IP地址恢复出厂设置”“白平衡校准”等考核任务;
核心突破:通过SMART3软件进行图像二值化、形态学处理、Blob分析,精准定位零件缺陷;利用AIDI实现“零漏检”缺陷检测、OCR识别及轮廓匹配;
高阶拓展:搭建TCP/IP通讯系统,实现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在“脚本编程”任务中,编写自动化检测程序,提升产线效率。
企业工程师孙崇阳表示:“我们摒弃‘纸上谈兵’,直接将生产线上的零件检测、尺寸测量、数据通讯等任务带入课堂,让学生直面真实工业场景的挑战。”

结业签约,技能成就未来
3月28日,培养班结业仪式隆重举行。经过严格考核,10名学员凭借优异的实操成绩和项目表现,与青岛海之晨公司现场签约,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准工程师”。签约学员郭赵安分享道:“从第一次调试相机IP的手忙脚乱,到独立完成缺陷检测模型训练,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企业导师的‘手把手’指导。”

党建铸魂,产教融合谱新篇
结业仪式上,智能制造系主任邹磊总结道:“此次合作是‘党建+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企业提供技术、设备与岗位,学院输送人才、深化课改,共同破解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难题。”青岛海之晨副总经理郭俊卿亦强调:“签约的10名‘金蓝领’只是起点,未来我们将与学院共建人工智能实训基地,为行业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结语
从课堂到车间,从理论到实战,57名学员用汗水浇筑技能之花,10名“金蓝领”以实力叩响职业大门。这场党建引领下的校企共育实践,不仅为智能制造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彰显了职业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未来,山东水利技师学院与青岛海之晨将继续携手,书写“中国智造”人才培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