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沛儒同学,是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2017级机电17453班的一名学生,他与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学生经历相似,因为初中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参加中考就被分流了,来技工院校读书实际上也是一种随大溜的被动选择,学习的信心也倍受打击。一次偶然的机会与CAD有了初次邂逅,从此便开启了不断自我超越的晋级之路。 一、当没有选择的时候 努力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读技工院校就相当于选择了走技能成才成之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习错失了选择的机会,所以努力就显得更为重要。2017年寒假前夕,他在制图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刚刚组建不久的CAD机械设计竞赛团队,由于年龄偏小、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作为团队中第二梯队的备赛选手培训较为基础的内容,这就有了他与CAD的初次邂逅。 在2017年寒假集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 经过一个星期的接触,他便逐渐展现出在空间感和结构方面的天赋,团队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伙伴关系,使他逐渐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和认可的,初中阶段学习带来的挫败感也烟消云散。在老师指导和督促下进步非常明显,他也体会到了久违的成就感,每天都过的很充实。当我问他以后有什么目标的时候,他语惊四座,豪言要参加下届的国赛,真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此后几年的时间里,他的作息表里,既没有一天工作八小时的概念,也没有周末的说法,寒、暑假甚至比平时训练更紧张。因为总是最晚返回宿舍,宿舍管理的大爷总为他留门到深夜;即使学校离家很近,为了不耽误训练,一年到头也很少回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深知要想练的比别人好,就要比别人刻苦,勤奋有时比天赋更重要。 二、在竞赛中成长 赛场就是磨刀石 成绩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赛场就是磨刀石、练兵场,通过比赛发现不足,磨练竞赛心理和技巧,在竞赛中成长。经过一年的基础训练后,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时候了。赛前我对他的嘱咐是:重点感受赛场的氛围,体会参赛和平时训练的区别,查找不足。在2018年山东省“技能兴鲁”CAD机械设计赛项中,他和另一个同学参加该项目中、高职组的比赛,分别取得了各自组别的二等奖和一等奖,完成了他自己的首秀。 有人曾说过:每一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有信心跨出第一步。取得一次小的成功,就会向更大的目标挑战。2019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在威海举办,其中CAD机械设计赛项参照世赛标准进行考核。相较于上次的比赛,又过去了一年,为了更好的准备第46届世赛,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找找自己的位置。全国共有120多支队伍参赛,最终取得了第14名,获得了二等奖,赛后总结发现了很多问题,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竞赛起到了磨刀石的作用。 三、世赛来临 迎接真正的挑战 世界技能大赛是技能类最高级别、水平的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比赛有着严格的晋级流程和选拔机制。CAD机械设计是其中赛项之一,主要包含机械设计挑战、装配建模与详细工程图、机械制造和逆向工程四个模块,综合考核选手机械制图、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赛作为主要的备赛方向,经过两年时间的通力配合和精心准备,2019年下半年,在第46届世赛山东省选拔赛中取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该赛项省集训队。 此后又经过半年的备赛,在2020年7月省集训选拔赛中又一次取得突破,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成功晋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代表山东省参加该赛项的角逐。 2020年12月,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国赛精选)如期开幕,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同台竞技,他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共经历四个模块的激烈比拼,紧张的比赛才终于结束,走出赛场突然感觉脑力和体力都透支了。在全国的30个代表队中取得第十名的成绩,获得优胜奖。3年时间专注的做一件事,可以说他用行动和成绩兑现了自己3年前的承诺,不仅收获的有成绩,更收获了信心。 四、工业设计赛 锦上添花 世赛周期结束了,却不能停下继续前进的步伐。数字化设计包含两个方向,挑战完机械设计,又可以向工业设计的方向发起冲锋。工业设计主要考核选手产品概念草图、造型设计、机械结构设计、3D打印及后处理、逆向扫描与建模、产品质量检测比对、产品可视化展示和产品装配与功能验证方面的能力。比赛分为产品设计与成型和功能验证两个阶段,共计11个小时。 2021年10,第一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开赛,以山东省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无损检测员赛项的国赛资格。 2021年12月13日,第一届全国工业设计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决赛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赛。本次比赛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与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为国家一类赛事,全国决赛共计43支代表队,取得第八名的成绩,获得全国二等奖。他也成为全院唯一有此殊荣的学生:参加两个不同国一类赛项并获奖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