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哪,我们就要往哪里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也要做到哪里。 ——题记
2024年暑期,我自愿申请报名成为学院辅导员队伍“水院铁军”中的一员。一学期的工作,我既深切感受到学院党委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给予的高度重视,也深刻领悟到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一群人,做什么样的辅导员、怎样做辅导员,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和学院安全稳定。

一、初来乍到,融入集体
“辅导员工作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处理复杂的学生问题,与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24小时被捆绑,毫无自由可言”……报到前,关于辅导员工作的各种评价听到许多。初来乍到,面对不熟悉的工作伙伴和工作环境,该怎么快速融入,我内心虽然忐忑但也充满期待。
酷热天气,新生报到,人潮拥挤,接一波新生,流一身汗,但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助、默契配合,迎新工作有条不紊。迎新任务结束后,学工处迅速集会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和处理意见,反应速度之快、应急能力之强,让我第一次领略了“水院铁军”的魅力所在——这个团队如钢铁铸就的堡垒,每一位成员都极具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任何困难挑战在它面前都必将土崩瓦解。随后,经过军训期间的磨合,我逐渐融入并深深认同了这个集体。


二、汲取经验,稳扎稳打
正式步入教学任务阶段后,各种学生问题逐渐显现。学工组的老师们传授我很多班级管理技巧和方法,我也不断探索适合班情的管理模式,坚持以爱为源、因材施教,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尤其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与学生搭建心理桥梁的重要方式。我第一次与一位问题学生的谈话并不顺利。他执拗的眼神、不屑的语气,让我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在向学工组长汇报情况时,委屈和不甘瞬间爆发,泪水决堤,我彻底被打回了原形。在学工组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提振信心、加强耐心,经反复多次找这位问题学生谈心谈话,终于清晰感受到了他的变化——从爱搭不理到低头认错,再到主动吐露心扉,学生们顽皮的外表下,仍然是一颗颗单纯朴实的心。由此,我也领悟到“真心换真心”这一“打入”学生群体内部的金钥匙。
在班级管理中,我以教育引导为主,逐渐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将他们的闪光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学不久,班里出现了一名“引人注目”的学生——旷操、损坏公物……这些错误频繁出现在他身上。在批评教育后,我开始密切关注该生的一言一行。通过谈话交流,我发现这名学生虽然顽皮好动、纪律意识较差,但是号召力、感染力强,行事果敢仗义、为人正派。在一次谈话后,我提出让他担任代理班长一职。他又惊又喜,不太自信地问:“我能行吗?”“你一定行!”我坚定地回答他。自此,在班级活动中我不断帮他“立威”,他也主动承担起班级各项事务,不再迟到早退,并带头参加各项活动,切实维护班级正常秩序,逐步成长为班级的中坚力量,最终通过班级民主投票选举,正式担任班长一职。


三、家校共育,收获满满
寒假开启,家访育人行也拉开序幕。根据计划安排,现代学工组组织辅导员到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学生家中家访。经一路辗转颠簸,我们先后家访了十位学生,真切了解了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和居家表现,也深切感受到每一位家长的热情和对孩子成长成才的期盼。
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家长对学院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位家长热情地说:“孩子入学这半年转变太大了,现在知道体贴父母了,也更懂事了,多亏了学院和老师们的悉心教育。”学生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也感到既欣慰又光荣。临走时,家长不断重复着:“孩子交到你们手里,我们放心!”我不禁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心里更暖了。返校后,家长又发来了一段文字:“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好老师和学校。有幸遇到这么好的学校和老师,是孩子的幸运。”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获得感——我们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无数力量在支持我们,学管工作意义非凡!
半载磨砺,收获颇丰。未来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发挥辅导员“急先锋”“消防员”“排气筒”“领路人”等多重作用,用爱诠释辅导员的温度,用情怀演绎辅导员的深度,用责任提升辅导员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