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暨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一场充满科技感与责任感的研学之旅在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火热展开。3月26日,淄川实践学校260余名师生化身“护水小使者”和“职业体验官”,走进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开启了一场融合水文化传承、职业启蒙与雷锋精神实践的探索盛宴。

雷锋馆里悟初心:职业精神也能“潮”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文化馆,展板和屏幕前围满了好奇的身影,学生们认真倾听工作人员讲解,“原来雷锋精神不只是做好事,更是把每份工作做到极致!”仿佛“穿越”到雷锋工作的场景。展馆内,“光荣榜”上各专业的优秀教师、技术能手等平凡岗位的先进事迹,让职业启蒙教育悄然生根。
实训室变身“未来工坊”:零距离触摸科技力量
“快看!无人机在巡检大坝!”在水利工程系实训室,学生们通过VR眼镜“亲身”参与三峡大坝的智能巡检;交通工程系汽车实训室内,新能源车底盘结构以投影形式悬浮空中,引得孩子们伸手“拆解”;智能制造系的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电力工程学院的智能电网沙盘流光溢彩……每个实训室都成了魔法实验室。“我将来想设计会自己净化水质的机器人!”孩子们兴奋地在参观笔记上郑重写下梦想。

中水站里的“生态密码”:污水如何变清泉
最令学生们震撼的当属中水处理站。看着浑浊的生活污水经过格栅过滤、生物降解、紫外线消毒等工序,最终变成清澈的再生水,不少学生掏出手机记录全过程。“这些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车,还能回补河道呢!”讲解员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已化身“节水宣传员”,向同伴科普起家庭节水妙招。
实践育人结硕果: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活动尾声,学生们畅想未来,“我要当水利工程师,让黄河水更清!”“我想发明不用水的洗车技术!”一张张稚嫩却坚定的承诺,与实训楼上“技能报国”的标语交相辉映。带队的淄川实践学校王教师感慨:“这场研学让课本知识‘活’了起来,更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职业理想与生态责任的种子。”
此次活动是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水文化+职业启蒙”特色实践的重要一环。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打造开放式育人平台,让更多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水文章”,感悟工匠精神,让青春脉搏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这个春天,当职业教育的魅力邂逅水文化的深邃,当雷锋精神的传承碰撞科技创新的火花,一场关于未来与责任的启蒙课,正书写着新时代少年的成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