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从师生到同事 故事越讲越精彩 ——记学院交通工程系李衍德和张汝康师徒

发布日期:2022-11-23    点击量:

优秀的人总是有写不完的故事,他们是水院最精彩的内容,闪着人性的辉光,照耀这方天地。自古名师出高徒,水院有无数优秀学子,他们背后是名师的指点和培养。古语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师徒亲如父子母女。每一组名师高徒都演绎着一段师徒共进的佳话,他们互相成就,互相启迪,互相造就辉光时刻。这些人我们都熟悉,但师徒间那些故事,很多不为人知,我们深入挖掘,呈现更生动感人的师徒情深——

学院交通工程系李衍德和张汝康师徒的情缘故事,较学院其他优秀师徒的共同经历,多了一些起伏与波折,但不妨碍他们在水院技能竞赛奋斗史上,共同写就精彩的一笔。2018年初,张汝康加入由李衍德任导师的学院世赛班。为了快速掌握技能,张汝康抓住备战世赛“汽车技术”项目省选拔赛的机会,主动申请寒假留校参加训练,并辅助团队工作。期间,他认真梳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好后再向李衍德咨询解决方法,有时候遇到难题,师徒二人能研究到凌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7月份,在参加完市赛汽车机电维修项目后,张汝康突然申请退出汽车技术集训队,理由是汽车喷漆比汽车技术赛项成绩好,训练相对单一,获得好成绩更容易,想转到汽车喷漆项目。当时,张汝康几乎全程参与了上一届汽车技术世赛选手的赛前强化训练,还被初步确定为学院参加第46届世赛的种子选手。他的退出申请,如釜底抽薪般破坏了选手的梯队建设,打乱了李衍德的训练计划,也让第46届世赛汽车技术项目的备赛,面临无人可用、从头再来的绝境。经过慎重考虑,李衍德决定再给他两周的时间去认真考虑,其间前后三次找他谈话,并让多位老师去做他的思想工作,但最终都没让他改变主意。

张汝康在退出世赛班加入到新的兴趣小组后,却始终无法静心学习、认真钻研,自然没能达成退出时预想的计划和目标,这也让他清醒认识到世赛班才是自己最正确的选择。2018年底,他再次向李衍德提出加入世赛班的申请。经过近半年的慎重考察和多次谈话,鉴于他的认错诚恳、态度端正,世赛班最终给了他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

重返世赛班,因近一年时间的退出,张汝康未能如愿代表学院参加第46届世赛山东省选拔赛。但李衍德全程见证了他的日以继夜地刻苦训练,与种子选手竞争到赛前报名的最后一刻。“未能胜出,肯定心有不甘。但经过谈话,他甘当绿叶,以另一种身份继续学习钻研,全身心以替补选手的身份辅助种子选手进行训练。特别是外出拉练期间,协助我为种子选手出样题、设故障,缩短了设备恢复时间,提高了训练效率,他自己的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2020年暑假,张汝康报名参加了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省赛选拔。“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通过大赛训练掌握这项技能,对以后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张汝康如是坦言。

新能源汽车技术大赛的特点之一是双人赛。因是第一次参加,无论是流程设置还是赛制安排,张汝康都比较陌生,而且需要两个人相互协作配合,竞赛准备难度很大。既然作出选择,那就勇往直前。彼时,训练上课几乎成为了张汝康在校期间的全部内容——周一到周六,上午8点到晚上10点,大都在实训室度过。白天操作、晚上记忆,除了吃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张汝康和搭档的努力,李衍德看在眼里,欣慰在心里,付诸在行动,给予他们悉心的指导和全程的陪伴——因设备不足,在校备赛期间,李衍德主要指导他们分类整理故障现象,针对假设故障分析诊断逻辑,推敲优化工单的填写方式。同时,积极联系兄弟院校先后三次进行校外拉练,把操作过程拍下来,晚上回校或在酒店师生共同回看操作视频,看动作是否流畅,还有哪些不足,不断修正、优化操作步骤。往往结束一天的训练任务时,通常已到深夜三四点,甚至是第二天太阳已经升起。

就这样,通过高强度、高标准的训练,张汝康和搭档对整个驱动电机的拆装和调试,从最初的70分钟缩减到了40分钟左右,并最终在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第六名(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今年,张汝康正式入职学院,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华丽蝶变。从师生到同事,身份虽然变了,但他与李衍德的师徒情缘却愈发浓郁,他们并肩肩奋进的水院故事,也必将在新征程上越写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