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秋季运动会盛大开幕,各学院方队精彩纷呈。电力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今年再度创新,将流行歌曲《中国话》与醒狮操、吐火、变脸等传统技艺完美融合,引得现场掌声雷动。而这已不是该电力工程学院第一次在现代文体活动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延续创新:
从《我爱你中国》到《中国话》
回首去年运动会,电力工程学院的同学们曾将《我爱你中国》与京剧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当时,激昂的爱国歌曲配上行云流水的京剧身段,既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又彰显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今年的《中国话》表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醒狮的矫健、变脸的神奇、吐火的震撼,与流行音乐的节奏完美契合,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旺盛生命力。这种年复一年的创新实践,正是电力工程学院打造非遗品牌的生动体现。

深耕课堂:
让非遗文化在手中传承
电力工程学院的传统文化传承远不止于运动会表演。学院将剪纸、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真正带入了日常教学中。

在美育和艺术课堂上,老师们不仅讲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更通过亲手示范,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每一项技艺的精髓。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实践——从最初生疏的尝试,到最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剪纸、扎染、漆扇作品,整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种深度的文化融合与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多重益处。

创新传承模式:将传统技艺与流行歌曲结合,让传统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年轻人心中,打破了"传统等于过时"的刻板印象。
深化文化认同:通过亲手制作剪纸、扎染作品,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这种体验远比单纯的说教更加深刻。

提升综合素养:从艺术课堂的学习到运动会表演的呈现,学生们在美育、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构建特色品牌:连续多年的文化创新实践,使电力工程学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持久活力。

从运动会的惊艳亮相到课堂上的亲手实践,电力工程学院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特色之路。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尝试,更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期待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能在校园里持续绽放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