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心怀感恩 躬耕教坛
    发布者:财务处 来源:  日期:2023-09-30 15:14:52

    回顾30年的从教经历,我在思索,能让我执着的热爱教育事业,并立志成为一名,以“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为己任的“四有”好老师,动力源泉在哪里?我想应该更多的来源于感恩。

    感恩领导

    感恩领导多年来一直的信任,能放心把重担交给我,并给与我厚重的荣誉和很高的评价。我只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负领导重托。

    感恩学生

    我有15年的班主任经历。曾经的焦虑、折磨、痛苦、煎熬,现在想来随着岁月流逝,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都是美好。就像孕妇,怀胎十月不易,在一朝分娩,生出个健康可爱宝宝的瞬间,过程已不重要,带来的都是喜悦、幸福和无限的希望。

    翻看着学生们的照片,阅读着那些随手写的感悟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4年元旦同学们集体诵读弟子规,院领导被他们的激情和豪气所感染,主动上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其实同学们的诵读能被领导认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班开辟了晨读先河,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们坚持每天诵读国学经典已经一年半了,同学们对《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道德经》《毛泽东诗词》《唐诗宋词》都能背诵如流,长期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不经意间身上散发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释放出的--大气凛然的正气让人感动。那时候我带了3个班近140号人,个个那精气神,每个毛孔都渗透着正能量,我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我们举行“感恩 责任”主题班会,学生代表分别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有的家长传来视频、语音,张子颂的家长还来到现场,谈了孩子来校一年的变化,诉说着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班会结束大家集体宣誓:要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具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当时都激动得浑身发抖,我旁边的学生家长更是喊得声嘶力竭。

    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五育并举”的提法,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践行。通过老师言传身教、学生文艺演出、思政小品、体育活动、劳动锻炼,潜移默化、似润物无声的春雨,浸润学生的心灵。

    我喜欢时时刻刻和学生们在一起,学生们也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点点滴滴,我们互相促进、互相成长。

    我还经常通过书信等文字形式与学生交流,来抒发感怀,表达我对他们的喜欢。老师书面给学生的一句赞赏之词、或一段鞭策之言,甚至是一个简单的问号、感叹号,都可能会使学生激动振奋、感慨良多。书信的交流方式,与口头上的说教相比,它更显真诚、亲切、委婉,书信是爱的载体,学生可反复阅读回味,体悟老师的爱与期盼。而且在写信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会再次展现,一些美好的场景会再次重温。感情会再一次升华。老师也会从中享受到与学生相处的快乐和幸福。通过这种诚挚的书信交流,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爱是相互的,老师只要真心对学生好,学生是能感受到的。

    有一年学生送给我的生日蛋糕,当“母亲生日快乐”赫然映入眼帘时。眼睛瞬间朦胧,我只有加倍对他们好,才不枉学生对我如此厚爱。

    一想到我们身为教师,不光传授知识,还能拯救孩子,挽救家庭。就觉得教师的职业太伟大了。

    我曾写下这样的感言:看到学生真诚信任的目光、收到学生温暖感动的祝福、听到学生学有所成的消息……,我体验到了身为教师的幸福:平凡中收获着快乐、快乐中播种着希望、希望中坚定着奋进的信念。

    我感恩学生带给我这种职业幸福感,也让我知道了教师的价值所在。

    感恩家人

    工作这么多年,一直想能做到工作家庭兼顾,实际上确难以两全。我能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有更多时间陪伴学生、关爱学生,家人在背后给了我默默的、无限的支持。

    婆婆卧床十年,几乎都是爱人一手照料,我不但没有分担,爱人还把有关我的一些琐碎的家事都承担了。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纯粹,在我的世界里工作、学生几乎占有了我所有精力。

    儿子2000年出生,他从初中开始,正是我工作多头、异常繁忙的阶段,经历过教学兼3个班的班主任、教学兼招生工作、教学兼财务工作,加班、值班、不回家是常态,即使在家也是电话不断。经常饭吃到半截就得跑到电脑前处理业务。

    儿子体谅我们辛苦,上高中时,主动提出要住校。为了能让我们多休息,不但周末不要我们接送,周一早晨返校时也不让我们给他做早餐,5点多钟,自己小心翼翼起床、轻轻关门下楼,骑自行车近20里地,路上买点早饭独自上学。

    记得高三时,班主任开家长会说:“为了学生能更好的休息和保障营养”,最好不要住校。我和儿子商量,咱们在学校附近租房不住校了吧?他坚决不同意,说宿舍里有其他同学作伴,住校挺好,你就放心吧。直到高考结束我才从他同学口里得知,整个高三,晚上在校留宿的,他们班只有儿子一人,他为了不让家长担心一直没有告诉我们。

    如今孩子磕磕绊绊一路走来,能把握住人生大方向,没走很多弯路,我知足。

    我感恩家人的理解和无言的支持,让我能无后顾之忧的专心投入工作。

    感恩朋友

    如果说我的工作辛苦、我为学校做了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我觉得没有,都是责任使然。

    程霞副院长在财务处时,孩子高中阶段,她每天晚上干到9点才回家等孩子放学,早上5点多起床做饭,孩子上学后早早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刘延华处长,2022年新生报到后,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千滋百味涌心头,七尺的汉子像个委屈的孩子一样涕泪滂沱,那种长期承受千钧重压在瞬间释放的感觉谁能体会。

    尹强副处长,80多岁老父亲从大年初五住院至今,年近80的老母亲,孱弱瘦小的身躯抱着尹强崩溃大哭,尹老师招生出差、加班,晚上还要辗转医院学校,自己生病住院还不能让年老的父母知道,比起这种痛,我的经历又算得了什么。

    孙建伟主任,在去年元旦期间疫情肆虐,学校已经放假,我那时感染新冠,高烧40度不退,这时也是财务预算“二上”编报的关键时间,网络又出了故障,我给建伟打电话,从他接到电话到从张店赶来,仅用了40分钟,不怕我传染,还给我带来了一大瓶黄桃罐头......

    他们工作中都在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努力赢得别人对他们“放心 靠谱”的评价。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激励着我,感染着我,驱动着我,我很幸福。

    感恩“战友”

    今年财务处变化之大前所未有,新进人员、全面轮岗、总务处资产管理业务调整到财务处。也许外人看来,财务处业务有序开展,但是对于每个当事人来说。都在经历着阵痛转型,新人面对全新业务、全新环境,“老人”一边学新业务,一边传帮带,每人头顶双重重压。

    他们主动加班,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在程霞副院长的指导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细举措,铆足劲把“小算珠 大服务”党建品牌做深、做实。

    因为有“战友”们的齐心协力,团结奋进。我充满着希望,也坚信财务处的蜕变、战友们的“化蛹成蝶”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领导、老师们,教育需要奉献,教育需要爱心,教育需要高尚。唯有教师的人格高尚,才可能使学生的心灵纯洁。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惟其如此,我们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谓!



    文字:李冬梅

    上一篇:"小算珠 大服务"—银行卡办理进校园

    下一篇:甘当“小算珠” 做好“大服务”